【資料圖】
民間借貸糾紛中,在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未償還借款,此時一般保證人向出借人出具《還款承諾函》,載明“現(xiàn)借款已到期,借款人沒有歸還借款本息?,F(xiàn)本人同意承擔擔保責任,承諾于××××年××月××日前還清全部借款本息”,此行為的性質(zhì)如何認定?出借人可否據(jù)此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答:依據(jù)我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保證的方式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此外,《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p>
依據(jù)《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jīng)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quán)拒絕向債權(quán)人承擔保證責任。此被稱為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quán)。
但是依據(jù)《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第二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對于這種先訴抗辯權(quán),保證人可以書面形式放棄;一經(jīng)放棄,保證人不得再行主張先訴抗辯權(quán)。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若保證人對于債務人的借款承擔一般保證責任,基于其先訴抗辯權(quán),出借人不能越過借款人直接起訴保證人,要求其承擔保證責任。
但如果保證人出具了上述內(nèi)容的《還款承諾函》,這意味著保證人在明知借款人沒有歸還借款本息的情形下,仍愿意承擔保證責任,并且進一步承諾在限定的日期之前向出借人還清全部借款本息,這相當于排除了“在主合同糾紛未經(jīng)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quán)拒絕向債權(quán)人承擔擔保責任”的適用,應視為其以書面形式放棄了一般保證的先訴抗辯權(quán)。因此,保證人的還款承諾一旦逾期,出借人據(jù)此向其主張權(quán)利的,其不能再以先訴抗辯權(quán)為由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來源:最高法民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2022年版,法律出版社出版)、民事法律參考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