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進入6月下旬,甘肅迎來多輪雷暴降雨大風天氣,甘肅省文物局日前印發(fā)《關于有效應對極端天氣加強野外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系統(tǒng)部署有關工作。
據(jù)了解,甘肅是文物大省,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和長城等大多分布在野外,文物本體脆弱,所處環(huán)境惡劣,日益多發(fā)的極端天氣容易加劇文物本體損壞及其環(huán)境風貌破壞。
《通知》要求,野外文物保護工作要高度關注極端天氣變化,加強與當?shù)貞惫芾?、氣象、自然資源、環(huán)境保護、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水務等部門工作聯(lián)動,實時組織研判野外文物面臨的強降雨、雷暴大風、冰雹、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風險,指定專人關注掌握氣象和災害等預報信息,及時向野外文物管理機構發(fā)布災害預警。
野外文物保護工作人員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制定落實應急預案,明確應對策略,加強預防宣傳和人員調(diào)度,做好物資儲備,認真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特別要對洪澇災害和地質(zhì)災害易發(fā)區(qū)域的文物預先采取避險防險措施,確保安全。
在野外文物風險隱患經(jīng)常性排查方面,《通知》要求全面整治各類涉及野外文物和考古、保護工地安全隱患,開展文物災害風險評估,排除歷史遺留問題,加強日常保養(yǎng)維護和預防性保護,增強災害防御能力。接到突發(fā)事件警報或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有關人員要迅速趕赴現(xiàn)場,組織文物保護專家加強對野外文物的搶險救災和文物保護工作的現(xiàn)場指導,果斷采取支護、加固、遮蔽、清淤等必要措施,妥善處置災情,防止次生災害發(fā)生形成二次破壞。
災害險情發(fā)生后,相關人員要組織力量開展文物受災情況調(diào)查,督促指導編制受災文物搶險保護方案,科學開展災后文物保護工作。
(總臺記者 韓宇超)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