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評論員 郭丁然
(資料圖)
核酸檢測,是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及時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徑。不斷爆出的核酸檢測亂象,擾亂了疫情防控的正常秩序。誰來做核酸檢測,怎樣遏制亂象,已迫在眉睫。
眼下,我國核酸檢測的機構已達 1.24 萬家,一些機構卻不顧人民和國家利益,以追求收益為唯一目標,甚至不擇手段,把核酸檢測當成搖錢樹。各類違規(guī)操作 " 屢禁不止 ":北京、上海、河南、安徽、河北、甘肅等地,先后出現(xiàn)漏檢、假陽性、丟樣本等問題。
媒體報道,2020 年,某公司核酸檢測業(yè)務的半年的營業(yè)額就達到 4.5 億元,逾 100 位合作代理商獲得的利潤超百萬。2022 年以來,涉核酸檢測業(yè)務企業(yè)已經(jīng)開始扎堆排隊 IPO。
核酸檢測亂象,擾亂了疫情防控,困擾了公民生活,透支了政府信用。
龍王賣傘,大雨何時能停 ?
在核酸檢測領域建立 " 國家隊 " 勢在必行。
人民需要一支 " 國家隊 ",守好國人的健康關,守好國家安全關,為核酸檢測隊伍注入正能量,注入公信力。
但讓公立醫(yī)院大量承擔核酸檢測,勉為其難。
世衛(wèi)組織統(tǒng)計,2017 年,全球每千人擁有護士 3.48 人,挪威最高 18.12 人,我國僅有 2.31 人。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醫(yī)院任勞任怨,哪里疫情嚴重,他們就奔向哪里,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疫情長期性,這種 " 頭疼醫(yī)頭 " 的臨時措施,已很難應對。同時,擠兌了原本就捉襟見肘的醫(yī)療資源,給陽性及其他病人的及時救治造成壓力。
據(jù)浙商證券估算,全國每天要為核酸檢測花去超 2.15 億元,2022 年 6 月至 12 月的核酸檢測總價將超 460 億元。用這筆錢用于購買設備和培訓,綽綽有余。長遠來看,還能節(jié)約更多資金。何樂而不為 ?
可由衛(wèi)健委牽頭組建專業(yè)團隊,非營利性質(zhì),遴選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的醫(yī)學或護理學相關專業(yè)的在校、待業(yè)青年參與,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專業(yè)防疫人才。這樣,關乎國計民生的檢測質(zhì)量,就能有效控制。
當然,這個轉(zhuǎn)變過程,需要時間。在此期間,應當做好兩件事:監(jiān)管和透明。
一方面,有關部門需要完善、明確核酸檢測監(jiān)管制度,明確法律法規(guī),加大監(jiān)管檢查力度,建立永久黑名單制度,一旦出現(xiàn)違規(guī),嚴格依法處理,情節(jié)嚴重造成事故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應讓核酸檢測的 " 招標 " 過程更加透明,公示核酸檢測機構相關信息,公示核酸檢測采購明細,發(fā)動社會力量進行監(jiān)督,鼓勵和獎勵對造假者的舉報。世紀大疫,危及人民群眾生命,涉及國家和民族興衰,怎能允許核酸檢測成為一門暴利的生意 ? 當它不再暴利和血腥,蒼蠅們自然四散而去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持續(xù)研究優(yōu)化科學精準防控手段,盡量避免 " 勞民傷財 " 的全民核酸,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核酸檢測量。
核酸檢測亂象不止,耗的是國庫、傷的是民心。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