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這些閃閃發(fā)光的螢火蟲也激發(fā)了麻省理工學(xué)院研究人員的靈感。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他們打造了可以飛行的、昆蟲級機器人,并使用了電致發(fā)光的柔軟人造肌肉??刂茩C器人翅膀的微小人造肌肉在飛行過程中會發(fā)出彩色光。
這種電致發(fā)光可以使機器人相互通信。例如,如果執(zhí)行搜索和救援任務(wù),進入倒塌的建筑物,找到幸存者的機器人可以使用燈光向其他人發(fā)出信號并尋求幫助。
發(fā)光的能力也讓這些僅比回形針重的微型機器人可以在戶外自由飛行。這些機器人非常輕巧,無法攜帶傳感器,因此研究人員必須使用在戶外無法正常工作的笨重紅外攝像機來跟蹤它們。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證明他們可以使用它們發(fā)出的光和三個智能手機攝像頭精確地跟蹤飛行機器人。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xué)(EECS)系教授,電子研究實驗室(RLE)軟與微型機器人實驗室負責(zé)人,論文資深作者 Kevin Chen 表示:“如果你想到大型機器人,它們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工具進行通信——藍牙、無線等等。但對于一個小型、功率受限的機器人,我們不得不考慮新的通信模式。這是在我們沒有經(jīng)過良好調(diào)整的最先進運動跟蹤系統(tǒng)的戶外環(huán)境中駕駛這些機器人邁出的重要一步”。
他和他的同事通過將微小的電致發(fā)光粒子嵌入人造肌肉中來實現(xiàn)這一點。這個過程僅增加了 2.5% 的重量,而不會影響機器人的飛行性能。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