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中原區(qū)三官廟街道,有這樣一支抗疫“先鋒隊”,他們來自街道辦事處、社區(qū)工作人員、物業(yè)公司員工、轄區(qū)居民等不同崗位,每個人背后都有著感人的故事。
中原區(qū)三官廟街道黨工委委員、政法委員陳連昌分包湖光苑社區(qū),積極參與到社區(qū)抗疫第一線。在抗疫最吃緊關頭,陳連昌第一時間召集所負責區(qū)域的工作人員,制定抗疫防范措施,明確工作任務。深入轄區(qū)詳細了解小區(qū)的疫情情況,細化網格防疫措施。他靠前指揮,在夜晚轉運中值守一線,經常忙到凌晨5點。
張秀玲是三官廟街道辦事處湖光苑社區(qū)委員。本輪疫情暴發(fā)以來,她主要負責湖光新苑小區(qū)核酸檢測工作。丈夫也在抗疫一線,倆人都是吃住在單位,家中兩個孩子無暇顧及。張秀玲每天早上5點多到辦公室,開始準備核酸檢測所需的防護服、試管、咽拭子、酒精等物資,把這些物資運到湖光新苑小區(qū)核酸檢測點及時分發(fā),指導各組核酸檢測有序開展。對采集過的樣本進行清點、打包、轉運。
焦素霞是三官廟街道辦事處湖光苑社區(qū)的一名民調員。今年已經62歲,雖然退休了,但她依然堅守崗位,主動請纓參加抗疫,已連續(xù)奮戰(zhàn)一個多月。她每天早上6點準時到崗,準備核酸檢測的物品,貼試管碼、整理咽拭子等各項工作。
逆行而上,沖鋒在前,抗疫“先鋒隊”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 孫志剛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