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資料圖)
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馬壯壯)做生意多年以為自己經(jīng)驗很豐富,沒想到還是被騙。近日,徐州鼓樓的劉女士(化姓)計劃在某知名購物平臺開個網(wǎng)店,不僅在網(wǎng)上搜索了 " 攻略 ",還找到了平臺客服進行咨詢。就在萬事俱備的時候,她卻接到了 " 平臺客服 " 的電話。
據(jù)了解,劉女士接到電話后,對方稱:" 昨天在平臺上跟您對接的是實習客服,部分咨詢事項表達有誤,為避免您在我平臺開店延誤,我們公司為您指派客服經(jīng)理全程負責跟進您的投資,您看可以嗎?" 這名 " 客服 " 不僅話術(shù)專業(yè),還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地址、咨詢問題全部復述正確,劉女士頓時打消疑慮,開始與對方溝通。
△部分聊天與轉(zhuǎn)賬記錄 警方供圖
不僅如此,對方還 " 貼心 " 地表示,可以加個微信方便溝通,隨后將客服微信號以所謂 " 加密短信 " 的方式發(fā)送至劉女士的手機上 。劉女士添加了該 " 客服經(jīng)理 " 的微信,在微信上與她溝通投資開網(wǎng)店事宜,這位 " 客服經(jīng)理 " 不僅將平臺的運營模式、渠道推廣分析得頭頭是道,還提醒劉女士現(xiàn)在詐騙太多,一定要小心。
其間,家人多次提醒劉女士謹慎一些,最好在平臺內(nèi)溝通,劉女士卻認為自己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經(jīng)驗豐富,不會被騙,為此還同家里人起了爭執(zhí)。隨后劉女士將 70 余萬資金按照 " 客服 " 要求分多次匯入不同的指定賬戶后," 客服 " 卻消失了,這時劉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她在生意場上積攢多年的經(jīng)驗都沒能敵過騙子深挖的陷阱。
網(wǎng)警提醒,廣大市民要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要隨意掃碼、注冊或者外泄個人信息,切實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企業(yè)應切實壓實主體責任,完善防護措施,健全網(wǎng)絡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網(wǎng)絡安全防護,避免重要信息泄露。如果接到自稱是平臺 " 客服 " 的電話,必須要親自到平臺上聯(lián)系客服核實情況,不要轉(zhuǎn)賬匯款給任何陌生人和陌生賬戶,以免上當受騙。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吳嫣然)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8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