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局勢的持續(xù)惡化,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施壓措施也不斷升級。
北京時間27日清晨,美國和歐盟、英國及加拿大等發(fā)表聯合聲明,將把俄羅斯排除在SWIFT系統(tǒng)之外。
這是迄今為止,俄羅斯受到的最嚴厲的制裁措施,被稱為“向俄羅斯丟下‘金融核彈’”。
SWIFT是什么?會對俄羅斯造成多大影響?
SWIFT是什么?
SWIFT又稱“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成立于1973年,總部設在比利時。
它是一個連接全球金融機構的高安全性網絡,金融機構可以使用它來發(fā)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
SWIFT解決了國際資金交易的痛點,因此得以迅速普及。資料顯示,該系統(tǒng)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跨境支付。目前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重要金融機構都是該系統(tǒng)的成員,服務范圍已經遍及207個國家和地區(qū),接入金融機構達1.1萬家。
一般來說,不同國家的銀行之間進行跨境轉賬都需要通過“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支付系統(tǒng),因此該系統(tǒng)也在實質上控制了大多數的國際貿易。如果被移除出這一系統(tǒng),就無法用美元進行結算,只能用本國貨幣,或者是和其他簽訂了貨幣互換的國家進行貿易。
也就是說,SWIFT成為了全球各國眾多金融機構交易的重要渠道,若某個國家被排除出SWIFT系統(tǒng),一定程度上“截斷”了該國的外貿和國際結算,將對該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
慣用手段
對各方會有什么影響?
這不是西方國家第一次使用這個類型的經濟制裁。2012年和2018年,伊朗就遭遇了兩次SWIFT制裁。
2012年,美國聯合歐洲升級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并將伊朗4家重要銀行從“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系統(tǒng)中剔除,導致伊朗損失了近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第二次制裁之后,伊朗GDP增速在2016年一度高達兩位數,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又迎來連續(xù)兩年的負增長。
克里米亞2014年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后,美國和歐洲盟友一度威脅對俄羅斯動用這一手段。俄方當時警告,這相當于對俄宣戰(zhàn),西方最終擱置這個念頭。法新社26日報道,把俄羅斯這樣一個大國排除在SWIFT外,可能促使俄方加快開發(fā)替代性跨境金融服務系統(tǒng)。
西方國家還準備限制俄羅斯央行動用數千億美元國際儲備以穩(wěn)定本國貨幣和金融的能力。美方官員說,最新制裁旨在讓俄羅斯經濟遭遇盧布匯率“自由落體”式貶值、“通脹飆升”的打擊。
對于俄羅斯來說,被踢出SWIFT損失最大的是能源體系的出口,而能源體系出口對俄羅斯GDP和財政收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中包括近300家俄羅斯銀行。如果這些俄羅斯銀行被移除出這一系統(tǒng),占俄羅斯財政總收入4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益將被切斷,其經濟會立即受到重大影響,包括本國貨幣大幅波動,以及大量資本的外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聯合聲明提到,針對的是“俄羅斯幾家主要銀行”,目前尚未說明具體是哪幾家,這也被認為是歐美國家的一種“保留態(tài)度”。
為應對西方制裁,俄羅斯央行2014年開發(fā)了本土版金融信息傳輸系統(tǒng)(SPFS)。據統(tǒng)計,目前有23家外資銀行與SPFS系統(tǒng)連接。截至2021年5月,20%的俄羅斯境內轉賬通過SPFS系統(tǒng)完成。鑒于目前部分俄羅斯銀行被SWIFT剔除,未來不排除更多外資銀行加入該支付系統(tǒng)。
另外,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并不受SWIFT太大影響,中國同俄羅斯的大部分貿易都是使用了中國的人民幣跨境CIPS支付系統(tǒng),并不是使用SWIFT系統(tǒng)。如果俄羅斯被踢出了SWIFT系統(tǒng),那么俄羅斯有可能會更多地增加與中國的聯系,人民幣國際化也許會被推動。
能源價格或加速上漲 美歐通脹壓力加大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俄羅斯,考慮到俄羅斯在石油、天然氣等緊缺且必備的能源產品上的重要地位,對于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歐洲國家來說,如果按下SWIFT這枚“金融核彈按鈕”,可能會造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
中信建投分析稱,歐洲能源供給可能再度陷入緊張,國際能源價格或加速上漲,增加全球通脹壓力。新制裁措施后續(xù)將對歐洲能源進口造成較大壓力。俄羅斯作為重要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國,約占世界原油供應量的12%,占歐盟能源進口量的39.5%,德國和意大利對俄的天然氣依存度達到50%以上。2021年俄羅斯的出口額在4900億美元左右,主要項目為石油、天然氣、煤炭、小麥和鋼鐵等資源。根據美國CIA數據,俄羅斯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國(14%)、荷蘭(10%)、白俄羅斯(5%)和德國(5%)。當前主要國家石油庫存已處于低點,戰(zhàn)爭和制裁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市場有激進觀點認為,隨著包括SWIFT禁令在內的制裁收緊,原油價格可能突破每桶140美元大關,從而進一步加大全球通脹壓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提到,除了石油、天然氣外,俄羅斯還是全球第二大原鋁生產國。如今,油價重回“100美元時代”,天然氣價格跳漲,鋁價沖上歷史新高,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無疑會加重美歐通貨膨脹壓力。
德國財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此前表示,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系統(tǒng)外“意味著德國面臨無法獲得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的高風險”,歐洲“應該認識到后果”。
《華盛頓郵報》26日援引美財政部官員的話報道,對俄實施更廣泛的SWIFT制裁將損害西方企業(yè)利益,尤其是大型石油企業(yè)。同時,美德兩國使用SWIFT系統(tǒng)與俄銀行進行交易的頻率最高,因而受相關制裁措施的潛在負面影響程度也最大。
將俄羅斯銀行排除出SWIFT支付系統(tǒng)還可能導致西方難以從俄獲取債務償還。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截至目前,位于俄境內的實體對海外銀行的欠款高達1210億美元,其中對美方銀行的欠款約為147億美元。
也有觀點認為,雖然SWIFT制裁短期內為俄羅斯經濟和金融系統(tǒng)帶來混亂,但長期而言影響有限。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外資銀行可以使用SWIFT的替代系統(tǒng)與俄銀行進行交易,只是成本更高。(記者 王瀟瀟)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
頭條 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