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中青校媒一項調(diào)查顯示,83.02%的受訪大學(xué)生會因收獲喜悅和內(nèi)心滿足而為興趣買單。手辦、盲盒、潮玩、文創(chuàng)……這些在傳統(tǒng)消費觀念中可能不被考慮的產(chǎn)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吃香。
主持人語
姚澤金中國政法大學(xué)光明新聞傳播學(xué)院常務(wù)副院長
伴隨著消費主體的迭代、消費觀念的變化,以興趣為特征的消費行為開始火爆。但是,在追求“興價比”的同時,也應(yīng)當(dāng)保持理性,適度消費,莫忘“性價比”。“性價比”不僅僅表現(xiàn)在理性消費上,還要能夠辨析購買沖動。三名大學(xué)生從不同角度對興趣消費現(xiàn)象進行了討論,讓我們一窺大學(xué)生的消費觀。
想要“買我所愛”也“愛我所買”,就要平衡好感性和理性的度。純粹從理性出發(fā),每買一件物品都貨比三家、處處計較,未免把購物變成一件令人疲憊的任務(wù),容易導(dǎo)致購物快感的喪失。但僅以感性驅(qū)動的消費也容易給生活帶來負(fù)擔(dān)。如盲盒,除了作為擺設(shè)品以外沒有其他使用意義。在“抽盲盒一時爽”的快樂過去后,可能是物品的冗余堆積。這種不加思考就盲目購買的行為,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在有限的預(yù)算里,買了這個就買不了另一個,而且還會抑制購買者的喜悅。可見如果感性和理性失衡,對年輕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那么究竟該如何把握好感性和理性呢?興趣消費應(yīng)當(dāng)遵循“追求興趣愛好和使用功能統(tǒng)一”的原則。在購買喜歡的物品前不妨先冷靜一小會兒,思考是不是真的喜歡,有什么使用價值,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預(yù)算是否充足等。對于手辦、盲盒等擺設(shè)品,盡量少買或控制一定時間段內(nèi)購入的數(shù)量。如果確定真的要購買也盡量擇實用而購。在眾多周邊產(chǎn)品中,既有手辦等擺設(shè)品,也有鑰匙扣、雨傘、杯子、衣服等兼具實用功能和人們所喜愛的IP角色的物品,購買后者,不僅利用了物品也可以收獲同等的快樂。
年輕人以興趣為導(dǎo)向購物,展現(xiàn)自我個性,也收獲了快樂,本是好事。但興趣消費的天平上,感性在左,理性在右,只有當(dāng)兩者平衡時,才是合理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既“買我所愛”又不被所買物品困擾。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9日第2版
【來源:中國教育報】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