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热re6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欧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menuitem id="3wyru"></menuitem>
  • 
    
    <td id="3wyru"><menuitem id="3wyru"></menuitem></td>

    <address id="3wyru"></address>
  • 德國高速真的不收費嗎?

    時間:2023-06-06 18:09:10 來源: 歐洲價值


    德國高速到底收不收費?這是一個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被爭論的話題。

    說不收費的人,證據(jù)很明顯,畢竟你在德國境內(nèi)見不到任何收費站。說收費的人,證據(jù)也有一大堆,認為德國是變相收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事求是的話,應(yīng)該這樣說:使用德國高速公路時,確實沒有收費站向你收費,但根據(jù) " 誰使用誰支付 " 原則,你支付了燃料礦物稅等稅費。但即使如此,德國人在道路支出方面的絕對值相當?shù)停绻茖W一些,考慮道路支出與人均收入的對比,那德國人更是滋潤。

    德國高速公路建設(shè)初期,也就是納粹時代,許多人反對國家花大錢興建這種 " 奢侈道路 "。所以,希特勒便有意動用民間資本。可民間資本的介入,意味著人家得收回成本,所以肯定會對民眾收取道路使用費,但當時德國法律又禁止收取道路使用費。因此,希特勒又想出一個主意:將修建高速公路變成政府一項失業(yè)救濟工程,這樣既可以減緩失業(yè)壓力,創(chuàng)造大量工作崗位,還可以用失業(yè)救濟金來支付工程費用。

    二戰(zhàn)后的西德依然堅持免費原則,只是不再需要像希特勒那樣曲線為之,而是直接提出高速公路應(yīng)由政府出資建設(shè),且不收取費用。

    但與此同時,德國也遵循 " 誰使用誰支付 " 原則,讓使用者通過支付燃料礦物稅、車輛稅以及累加于礦物稅之上的增值稅,來間接支持高速公路建設(shè)和維護。也正因此,德國的油價中超過六成為礦物稅等稅款。

    近幾年德國汽油價格普遍在 1.2 歐元 / 升~1.4 歐元 / 升,按這幾年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在 10 元以上。

    有人會認為這個油價過高,但如果考慮其中六成為稅款(也可將之視為高速路費),那么這個總費用不但不高,還相當?shù)土_@個問題,有車一族都能想明白,你去高速上開個兩百公里,算算油價加高速路費自然就明白了。

    如果再納入人均收入這一考慮標準的話,那么德國人的道路支出就顯得更加低廉。2014 年,德國人均月薪達到 3400 歐元,相當于 27200 元人民幣,即使個人所得稅較高,但應(yīng)付包含了稅款的油價,還是非常輕松。

    那么,如果拋開上面所說的這些變相征收的隱形稅費,我們能不能說德國高速不收費?也不行,因為準確來說,是對客車不收費。換言之,大貨車還是得繳費。

    目前歐盟境內(nèi)在高速收費方式上主要分為三類,一是部分收費并采用收費站形式,如法國和意大利,一是事先購買不同使用天數(shù)的高速通行票,貼在車窗上隨時以備檢查,如奧地利和捷克等都屬此類,還有一種則是道路免費,但收取汽油稅費等用于建設(shè)和維護,除了德國之外,荷蘭、比利時和北歐諸國也是同樣操作。

    但針對大貨車,德國另有辦法。2002 年,德國通過《高速公路養(yǎng)路費法》,針對重量超過 12 噸(含掛車)的貨車收取高速路費,收費標準因行駛里程、車軸數(shù)量、排放等級而異,最低每公里 14.1 歐分,最高每公里 28.8 歐分。

    在德國駕車,對浩浩蕩蕩的大貨車隊伍難免印象深刻。德國地處歐洲腹地,加之工業(yè)高度發(fā)達,所以高速公路上的貨車極多,經(jīng)濟發(fā)達的西部和南部更是夸張。除了本國貨車外,法國、波蘭、丹麥、瑞士、荷蘭、捷克和奧地利等周邊國家的貨車也不斷穿行于德國。大貨車對于道路的損害程度遠高于小車,排放也較大,因此被認為需要承擔較多的公路養(yǎng)護費用和環(huán)保成本。

    但是,壓根就沒有收費站的德國,怎么對大貨車收費呢?

    早在 2005 年,德國政府就建立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全球移動通信網(wǎng)絡(luò)的全自動公路收費系統(tǒng)。貨運公司或者司機需先行注冊,給車輛安裝定位裝置,存儲貨車重量、車軸數(shù)、排放等級和行駛路線等資料,并能接收 GPS 信號、顯示應(yīng)繳費信息。行駛里程和應(yīng)繳費用會根據(jù)車輛的行進情況自動計算并生成賬單。如果是偶然使用高速公路的貨車,也可以選擇單次計費,或者上網(wǎng)登記付費,或者在高速公路休息區(qū)的自助收費終端登記付費,德國境內(nèi)有 3500 個這樣的自助收費終端。

    有人會說,如果車輛資料都是自行登記,那么會不會有司機填報假資料,比如在車子重量和排放等級上做文章,以此鉆空子?又或者干脆不登記,反正高速公路上有那么多大貨車,混入其中也沒人知道?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來高速公路上有不少監(jiān)控,可以在車輛通過時自動檢測其定位裝置和繳費狀態(tài)是否正常;二來德國政府還設(shè)了不少流動監(jiān)測點;三來德國人乃至歐洲人在這方面的自覺也是出了名,畢竟 " 誠信 " 二字是他們在社會上的立足之本,一旦有了污點,簡直寸步難行,所以很少會有人以身犯險。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收費標準與排放標準掛鉤,也促使運輸公司選擇排放較低的貨車。我查到一個數(shù)據(jù),截至 2012 年 4 月,德國高速公路上達到最優(yōu)環(huán)保排放標準的貨車,其行駛里程占所有貨車行駛里程的 76.5%,而在 2005 年 1 月,也就是自動收費系統(tǒng)開始運營時,這一比例僅為 0.2%。由此可見,好的制度與標準,才是推動環(huán)保的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

    網(wǎng)站簡介 網(wǎng)站團隊 本網(wǎng)動態(tài) 友情鏈接 版權(quán)聲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網(wǎng)視臺(ju8hn6.cn) All rights reserved.